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评论 “村官”乡用当休矣

“村官”乡用当休矣

杨晓晖

选聘优秀大学生到农村担任“村官”,本来是旨在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培养经基层实践锻炼的后备干部人才和缓解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的,然据《中国大学生村官发展报告》连续4年调查得出的数据表明:现在的大学生“村官”中,有77%的大学生“村官”有被乡镇借调的经历,其中23%的人被长期借调到乡镇而不在村里工作,“村官”乡用使得“村官”徒有虚名

不知什么原因,近年来,县乡 “借调风”非常盛行,并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县里缺人就找县直单位或乡镇借,而且往往是有借无还,县直单位还好说,而乡镇由于机构改革后,人员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县里借人留下的“坑”只有乡镇自己填,鉴于待遇、薪酬等原因,懂电脑、有特长、又听话的大学生“村官”就成了一些乡镇的不二之选。有的乡镇则是领导认识上有偏差,误将大学生当“村官”视为“镀金”的一种形式,在村组工作并不重要,于是动不动就把大学生“村官”借来借去。

当前,农村急需各类高素质建设人才,大学生思维活跃、视野开阔、知识面宽、富有创造热情,不仅可为农村注入新鲜血液,有利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而且还非常有利于大学生自身的成长,应该说,国家出台政策鼓励大学生当“村官”的初衷是非常好的,然而 “村官”乡用却让国家的政策流于形式,不但念歪了中央重视“三农”的好经,而且也是对农民和大学生“村官”的极端不负责。

大学生到农村去,是时代的呼唤,也是农民的期盼,但愿某些乡镇领导能从大局出发,从乡情出发,多为大学生“村官”的成长和农村发展着想,让大学生“村官”真正“下得去”,并让他们尽情地施展才华,真正经受基层锻炼,成为农民致富和新农村建设的“领头雁”。

但愿大学生“村官”们不再被“挪用”。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511/9200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