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评论 绿色大运会释放的绿色梦想

绿色大运会释放的绿色梦想

马清漪

2011812对于深圳而言是个令人难忘的日子,第二十六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这里隆重开幕,我们在观看精彩的大运会开幕式时,注意到此次大运会有着诸多精彩亮点和绿色元素,可谓精彩纷呈。

首先,在于它人性化的环保理念。近年来,由于烟花能够很好地烘托节日气氛,燃放烟花已经成为大型活动庆典上的“保留节目”,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脚印”和2010广州亚运会广州塔的旋转烟花都曾让世人惊叹。然而,今年812日晚深圳大运会开幕式给人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在深圳湾畔“春茧”上演的开幕式,没有燃放五光十色、绚丽夺目的烟花,因为距离深圳湾体育中心“春茧”几公里外的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内栖息着近200种、40万只鸟类;与之隔海相望的香港米埔自然保护区内也有超过300种鸟类,为了保护鸟类,不让它们受到惊扰伤害,让鸟儿度过一个像往常一样宁静的夜晚,这次大型国际体育赛事取消了燃放烟花的活动。

其次,在于它绿色的环保概念。在设计建设之初,节俭惠民、环保高效就成为本届大运会场馆建设的核心追求,体现了绿色大运、低碳大运的宗旨,这次体育盛会中一半的新建场馆在赛后会整体移交深圳高校,做到地尽其利、物尽其用。开幕式的绿色环保概念更是当今世界的年轻人所提倡的生活方式,表演使用的舞台就是由1100多万个向深圳市民征集来的废弃塑料瓶搭建而成,使用完后还可回收利用。在文艺表演里出现的自行车运动、极限运动等都是年轻人热爱的低碳环保运动,引导着年轻大学生们向往和追求低碳的环保生活。

再次,在于人们的绿色行为。为了给大运会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深圳市先后投入700亿元还市民一个“水清岸绿”的深圳;为保障交通畅通和空气质量,深圳市在全社会开展了“绿色出行、停用少用、给力大运”活动,号召广大车主朋友在大运会期间主动停用、少用机动车,除了政府推动,深圳市民也以实际行动践行“绿色”生活,在不少小区的停车场、地下车库、政府和企业的停车场都能看到贴着“绿飘带”的车辆,这意味着这些车主在大运会期间自愿放弃驾车上路。而更多的深圳市民为了支持大运会,自觉选择“绿色出行”,携家带口坐地铁、乘公交车去看大运会比赛。截至开幕式举行的前一天,深圳市40多万辆机动车车主申报了自愿停驶,贴上了“绿飘带”,其中92%是私家车。根据深圳市政府部门提供的数据,这40多万辆车每停驶1天能减少碳排放量3240吨。据统计显示,大运会期间深圳市拥堵时间减少约30%,主干道平均车速提高了12%,路网车流量减少近20%,同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0.8万吨,减少其他污染物排放量0.9万吨,与此同时,因为大运会公共交通车辆需求的一半是由2011辆新能源汽车担当,这2011辆新能源汽车用于公共交通,使深圳成为使用新能源公交汽车数量较多的城市,开创了深圳城市管理、社会管理的新模式和新思路。深圳人居环境委员会还开启了“绿心”工程,通过绿色行动、绿色生活、绿色文化“三部曲”,实施多项措施践行绿色诺言,深圳市将“从这里开始”,实现“不一样”的精彩。尽管采取了多项措施,大运会的召开还是会不可避免地产生交通、场馆运行、大型活动等带来的碳排放,深圳为此推出了“自愿减排交易平台”,希望实现低碳大运甚至零碳大运。

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是承载着青春和梦想的舞台,是焕发青春活力、荟萃知识和力量的世界盛会,绽放激情、充满活力、释放绿色梦想,践行环保理念,激情四射,神采飞扬,为世界性大型盛会做了表率,也必将引领充满朝气、活力与希望的全世界大学生们践行低碳生活,承担起以知识改变世界、创造美好生活的责任与义务。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511/9203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