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评论 下调油价条件应适度放宽

下调油价条件应适度放宽

毛建国

   

 

  国家发改委日前宣布,下调成品油最高零售价格,汽、柴油价格每吨均下调300元,大约每升分别降0.22元、0.26元。

    原油价格之所以每一次变动都会引起舆论的悸动,根本原因就是它的“涨降脱节”。按照油价联动机制,有涨必有跌,但这些年来公众感触到的成品油价格,却存在只涨不跌、小跌大涨、明跌暗涨、先跌后涨等现象。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国内油价不存在“涨快跌慢”的问题,但本次价格调整是16个月以来的首次下调,而在此前已连涨4次。难道16个月以来,国际油价一直居高不下吗?实情显非如此。

    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消费者认为“涨快跌慢”,主要是由于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和调价操作办法比较复杂,而且由于计价周期为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客观上也会导致国内外价格变化不同步。这说明当前油价调整机制存在不合理因素。

    鉴于油价整体上涨的强劲动力,就实际来看,连涨22个工作日实为正常,连降22个工作日却很难出现。面对这一现实,有必要“缩短调价周期、加快调价频率”。一个合理的市场,油价下跌不应该这么难,油价下跌也不应该成为这么大的新闻。考虑到市场实情,有必要打破成品油价格涨跌一个标准,适当放宽油价下调的条件。只有这样,油价下跌才不会如此来之不易。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511/9204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