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评论 让“税尾”为“岁尾”添加点温情

让“税尾”为“岁尾”添加点温情

 

付瑞生

2011年即将过去,“岁尾”也是“税尾”。前10个月,中国财政收入已超过去年全年8.3万亿元的总和,今年财政收入将创历史新高。个税也节节攀高,1~10月个人所得税收入累计5347.49亿元,提前超额完成全年5200亿元的预算目标。

对于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国税和个税双丰收令人欣喜。但是提前两个月完成任务也让人生出隐忧。在“养鱼”和“收网”问题上,天平过度倾向哪一方都可能破坏“生态平衡”。因此,报道中有专家称,目前在财政收入增长较快的背景下,结构性减税仍有待进一步推进。

个税成为民生焦虑的焦点,问题不在寡而在不均,这就是所谓的“结构性失衡”。工薪阶层占了个税缴纳的大半边天,而高收入阶层却沦为配角。而在香港,高收入者成为纳税主体,年收入50万以上的28万人,承担了“薪俸税”总额的87.4%。因此不少专家大呼,这和很多国家百万收入家庭承担80%税收的国际惯例很不匹配。

反观我们一些地方,馒头税、月饼税、房地产加名交“妻税”等花样层出不穷,让网友徒生“万税欢颜、各族苦逼”之叹。细想起来,虽然前不久,个税起征点提高到3500/月指明了个税改革的方向,但是,对于一些征管部门,税收制度内含的人性理念依然是个有待扫盲的空白点。

个税改革,不妨先从“税尾”为“岁尾”添加点温情开始。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511/9214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