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评论 “拼装电梯”是如何出现的

“拼装电梯”是如何出现的

□王军荣

 

杭州市萧山区一电梯维修工在维修一台电梯时发生意外死亡。事故调查发现,这部电梯竟然是用报废电梯的部件违法拼装的。令人吃惊的是,记者进一步调查发现,萧山区有一个报废电梯回收、翻新、贩卖的利益链。(昨日《天中晚报》)

总以为电梯是安全的,然而,现在却出现了“拼装电梯”。更痛心的是,我们不知道自己每天乘的电梯会不会是“拼装电梯”,想想让人觉得后怕。

电梯是有报废时间的,可报废的电梯在不法分子的手中,却又变为新电梯,我们又怎么能够知道?更重要的是,“拼装电梯”竟然有合格报告;更可怕的是,违法翻新、贩卖报废电梯已经形成一个地下产业链。有多少“拼装电梯”在带病运转?

据电梯维修人员介绍,电梯的关键部件如主机、控制柜都有生产公司编号,专业技术人员只要核对这些信息是否一致就可以判断电梯是否属于拼装。而检验人员竟然没有发现漏洞,并为这些报废电梯出具合法的身份证明。这显然不是专业知识缺乏的问题,而是牟取私利。

从法律的层面来看,对报废电梯管理没有具体规定。那么,如何打击“拼装电梯”?一方面要靠法律的完善,另一方面要靠制度的健全,更要靠监管部门的严格执行。“拼装电梯”让人心惊肉跳,谁能保证电梯的安全?这并不是少数人的问题,而是关乎公众安全的大问题。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511/9217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