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评论 节日慰问要三“问”

节日慰问要三“问”

宋永亮

春节将至,各地的慰问活动也多了起来。慰问慰问,感情拉近,板凳还没坐热,慰问者就拍屁股走人,很容易让特困群众刚刚温暖起来的心凉大半截儿。所以笔者认为,节日慰问一定要做到三问:问“味”、问“危”、问“为”。

“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不设身处地,外人是很难体味特困群众的酸甜苦辣。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把话说到心坎儿上,往往比米、面、油、盐还会让特困人群感激涕零。摸摸老人的棉被,看看孩子的书包,掀掀中年人的锅盖,想想如果自家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是不是能吃得饱、穿得暖、上得起学,那知心的话也就说也说不完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说处于改革深水区的中国现状并不为过。如果广大党员干部不全力以赴改善民生,严重者就可能引发社会危机。沦为特困群体的原因多种多样,因此,各类慰问活动更要通过各种渠道、各种方式去扶危济困。“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一次慰问不可能一劳永逸,常“走亲戚”,常想群众之所想,常急群众之所急,干群齐心协力才有可能共同走出危机。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难就难在特困人群已经无力扔掉“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木桶原理”告诉我们决定木桶盛水多少的往往是那些短板,居民幸福指数也因少数人的不幸福而大打折扣。因此,广大党员干部在消除两极分化上必须大有作为。从另一方面讲,构建啥样的和谐社会,怎样构建和谐社会,也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只有以“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才有可能聚民心、纳民智、得民力,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511/9221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