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评论 洋奶粉价格何以“想涨就涨”

洋奶粉价格何以“想涨就涨”

 

财政部15日发布消息称,自201211起,对730多种商品实施较低的进口暂定税率,平均税率为4.4%,比最惠国税率低50%以上,其中就包括婴幼儿奶粉。而就在即将进行关税调整的“节骨眼”上,洋奶粉完成了又一次涨价。

    惠氏公司日前表示,惠氏旗下高端产品“启赋”从12月开始在各地陆续提价,年底前完成全面价格上调。此次涨价的主要原因是配方优化以及为了配合新国标的要求,对蛋白质等部分营养素含量进行了调整,由此造成的生产成本上涨。

    惠氏并不是唯一涨价的洋品牌。笔者走访上海多家超市和卖场发现,和上一轮涨价后相比,奶粉价格普遍有了10%的涨幅。广东省价格监测中心的监测结果显示,2008年洋奶粉提价最高20%2009年最高10%。专家指出,洋奶粉涨价“底气”正是源于其对市场话语权和定价权的掌握;中国消费者“只买贵的、不买对的”的心态和对国产奶粉的信心缺失也是促使洋奶粉“想涨就涨”的重要原因。

    针对洋奶粉“不约而同”的涨价,上海连锁经营研究所所长顾国建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奶粉市场早就已经实现了自由竞争、自由定价,成本压力导致的企业调价是一个市场行为,物价部门不能对其价格进行直接干预。而对于涨价是否涉嫌串通、操纵价格、价格联盟等情况,调查取证又比较困难,导致价格管理比较困难。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511/9222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