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评论 农民工是我们的亲兄弟
农民工是我们的亲兄弟
张遥驼
近日,一篇来自河北石家庄的网帖引发了网友的热议。据该帖描述,一位20多岁的农民工乘坐公交车时,给一名抱小孩的城里女子让座,不料女子竟嫌小伙坐过的座位太脏,还冲孩子发火不让孩子坐。农民工的好心和热情不但没有赢得女乘客的尊重和感谢,还遭到冷漠拒绝和人格的侮辱。
其实,已经不是第一次看到农民工在公交车上遭遇这样的尴尬。曾经在媒体上看到一张图片,一个农民工乘车不敢坐座位,尽管在他身旁有很多空位,但他还是选择蹲在车厢里,因为他怕弄脏了座椅,怕他人投来鄙视的目光。很多时候,农民工们都深知自己地位卑微,不敢与大家亲近。不可否认,绝大多数的农民工是善良、淳朴的,在他们满是油污的外衣下,包裹着一颗美好的心灵,就像那位主动让座的小伙子一样。但是,社会上总有一些人骨子里残存高低贵贱之分,习惯仰视穿着华丽、有钱有势的人,而对那些朴实善良的来自社会底层的人们不屑一顾,处处鄙视。正是这种狭隘偏激的心理使各个群体间产生不平等的看待、隔阂和排斥。长此以往,我们如果不重视纠正,不仅使人们的价值观走向扭曲,而且还会使我们整个民族的道德滑坡。
一提起农民工,一些所谓的城里人就“另眼相看”。因为着装脏的问题,很多城市居民总是对他们投去鄙视的目光,给予各种不平等的待遇和歧视。作为我国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农民工与公务员、教师、工人、农民一样,只是一种身份称谓,不应该存在任何感情色彩。为了城市的建设,他们干着最累最苦最脏的活。试问那些尊贵的城里人,没有农民工的“脏”,哪有公共环境的净?上查三辈,城里人哪有不是农村出来的呢。希望大家自重,农民工可是我们的亲兄弟啊!
近年来,社会上很多有识之士在为农民工的权益鼓与呼,呼吁尊重农民工,保障农民工权益。去年12月20日,省委书记卢展工呼吁加快户籍改革,取消带有歧视性的“农民工”称谓。今年1月4日,民政部出台《关于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的意见》,首次从国家层面描绘了农民工参与城市社区生活的“路线图”。可见,政府在体制上竭力改变农民工的地位和人们的看法。
随着户籍改革和社会的发展,“农民工”这一称谓自然会成为历史。总有一天,人们不再以貌取人,而是以人格的优劣作为评判贵贱的标准;总有一天,人们会看到我们亲如兄弟的农民工都会融入城市建设的队伍中,一同学习、一同工作、一同休闲,到处奏响充满手足之情的都市交响曲。
责任编辑:guanli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511/9226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