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评论 青春叛逆期心理教育不可忽视

青春叛逆期心理教育不可忽视

代建新

青春叛逆期,是绝大多数青少年成长过程中阶段性心理特征之一。孩子在进入初中后,一些家长发现,以前经常跟自己说心里话的孩子变得不太爱搭理自己了,有的孩子开始有了上锁的日记本,以保护自己的隐私。作为学生家长,应辩证地看待孩子青春叛逆期的心理活动。这一时期是孩子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由于孩子身心发展、所受教育的局限,他们形成的诸多想法并不成熟甚至偏激,这就需要加以正确引导,而不能简单对待。

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家长对青春叛逆期的孩子教育容易陷入误区。有的家长面对孩子的叛逆言行如顶嘴、不听话等,大为恼火,觉得不把孩子的这股“邪劲”压下去,孩子就有可能变坏。于是,家长倾向采取强硬的措施,非打即骂,孩子表面上言听计从,实际上已关上了心灵深处那扇与父母交流的大门。而有些家长则对孩子放任自流,无论孩子的言行和想法怎样,家长都不去过问和指导,久而久之,孩子受到不良影响,行为发生偏差,有可能耽误孩子的一生。

如何教育青春叛逆期的孩子,是每一位家长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有关专家指出,孩子进入青春叛逆期,渴望得到外界的认可和尊重,家长要注意对他们开展正确的心理疏导,以帮助孩子从不谙世事向成熟过渡。“你应该”、“你必须”、“你懂什么”诸如此类的话是不少家长的口头禅,建议这样的家长面对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尽量少说命令口气的话,家长应少说多听,了解孩子到底在想什么,主动与孩子交流对社会、对生活和对某一具体事件的看法,允许孩子暂时有自己不成熟的观点。

对于叛逆心理较明显的孩子,家长会感觉到与之不好沟通,有关专家介绍的几条亲子沟通技巧或许对家长有所帮助。一是家长不要一直盯着孩子的弱点,不要拿孩子的短处同其他孩子的优点比较。在与孩子交流时,家长应尽可能多地寻找孩子的优点并多鼓励,以减少孩子对家长的抗拒心理。二是面对孩子令人不解的行为,家长不妨换位思考,想想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及时找出问题的症结。三是同孩子交流时,家长不要经常以学习成绩入题,这样只会让孩子感受到压力,怀疑家长与其交流的动机。家长可以从家事或有趣的事入手,循序渐进,待营造好交流的气氛后再谈正事。四是家长在急躁、心烦、不冷静的时候不要急着教育孩子,待自己情绪稳定后再去同孩子交流。五是青春叛逆期正是孩子形成主见的关键时期,小错肯定难免。家长应该允许孩子犯一点错、吃点亏,不要过分束缚孩子的手脚。同时,家长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家长的良好言行能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511/9227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