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评论 为南京大学“序长不序爵”叫好

为南京大学“序长不序爵”叫好

 

李丹丹

今年520日是南京大学110周年校庆。近日,南京大学有关负责人表示,该校110周年校庆期间校友接待工作将遵循“序长不序爵”原则,即只按年龄、入学时间早晚排序,不以官位论大小、论位次。对此,南京大学校庆负责人表示:“我们要办的不是一个政治校庆,而是一个学术校庆、绿色校庆和人文校庆。不以官衔大小排序,这体现的是一种尊重。所有在南京大学学习生活过的校友都应该是平等的。”此事顿时引发网友热议。不少人对南京大学此举持赞成态度,认为此举体现了真正的大学精神,彰显了大学本应该有的平等理念。然而,也有人怀疑规定的真正可行性,认为在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的大环境下,“序长不序爵”要真正实行并非易事。

校庆是师生相聚的盛会,校友重返校园,感怀师恩,追忆往事,共叙情谊。因此,对于对母校怀有深厚感情的校友来说,无论是身居高位的政府官员、颇有建树的专家学者,还是辛勤工作在各行各业的默默无闻者,无论他们毕业后成就或大或小,都是值得尊敬的社会劳动者,都应当受到母校的欢迎和平等对待。然而,一个学校的成就很多时候更直观地主要体现在校友的成就上,因此,校庆往往成为杰出校友成就的集中展示和数量的大比拼。一些学校出于提升学校知名度和获得校友财政支持的考虑,在邀请校友参加校庆时,以官职、社会地位为重要考量标准,把校友分为三六九等,官居显位的政界要人、身份显赫的商界名流、建树颇丰的知名专家学者等成为重点接待对象,期待他们的到来能给校庆活动“增光添彩”。这种论官排位、论资排位区别对待的现象暗含着对其他校友的不尊重。

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言,“一所好的大学,在于有自己独特的灵魂。”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大学作为学术场所,当以追求文化价值和学术精神为己任,保持学术独立性。因此,大学应树立正确的校庆理念,更好地彰显大学的人文精神,营造一个平等的交流环境。针对南京大学“序长不序爵”的校庆规定,有舆论指出,平等、开放、自由、独立的学术共同体应在权力面前时刻保持独立、在成就面前时刻保持反省、在浮名面前时刻保持清高。从这一意义来讲,抛开可行性的层面,南京大学“序长不序爵”更重要的意义是表现了一种一视同仁的姿态,体现了大学的独立精神和去官僚化的态度。从这一角度而言,南京大学“序长不序爵”的规定即使只作为一种原则和理念,也是值得肯定和赞许的。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511/9229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