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评论 恶搞历史人物折射出精神贫瘠

恶搞历史人物折射出精神贫瘠

柳浩楠

据大洋网报道,近日,杜甫突然在网络爆红,关于他的一组涂鸦图片在微博上疯传。在那组恶搞图片里,杜甫一改往日温文尔雅的“诗圣”形象,穿梭在各个语文课本里不停地进行角色转换。

杜甫著名的《登高》编发在高中二年级语文课本里,右侧还配有一幅杜甫的半身画像,画像里杜甫侧坐在石头上,迎风略抬着头,面带忧郁,很多人对此诗此景历历在目。网上多组“杜甫很忙”恶搞图正是以此为基础进行的创作。在网友涂鸦的杜甫画像里,杜甫时而手持机枪,时而挥刀切瓜,甚至还有怀抱美女深情对望的轻浮之作。据了解,教科书上被网友恶搞的还不止杜甫,还有网友上传了“辛弃疾不服气了”、“李白看不下去了”等系列图片。

杜甫被尊称为“诗圣”, 诗艺精湛。其作品饱含了对国家的忧虑及对老百姓困难生活的同情,充满了现实主义色彩,堪称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对这样一位诗人,恶搞他的画像,即使没有恶意,也是精神贫瘠的表现,是对传统文化的亵渎。在其1300周年诞辰之际,我们可以诵读其诗歌,传承其精神。但是无厘头的恶搞,除了证明发起者对这位伟大诗人缺乏尊重以及自身的无知、浅薄、低俗之外,再也难以看到任何更有意义的东西。

恶搞历史人物不外于释放压力和发泄不满,但也要考虑到历史人物的身份地位。恶搞不能没有民族底线,我们要尊重传统文化并继承和发扬下去,只有这样我们国家的精神文明之花才能持久地绽放飘香。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511/9243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