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评论 银行不设公厕的“规矩”早该废

银行不设公厕的“规矩”早该废

□李甘林
 
深圳一男子在银行办业务时, 突然内急想上银行内的厕所,保安以拒绝开放为由不让进。双方因此起冲突,男子被当众狠踹。 事后,银行为安抚男子情绪,补偿了 1000 元购物卡和一套第五套人民币纪念钞。男子深感受辱,希望补偿两万元。 (7 月 1 日《南方都市报》)
说起这个话题, 相信每一个有内急经历的银行客户都会感到既可气又难堪,还不乏屈辱。 本来,这么些年了,虽说各家银行早已当客户是上帝、是衣食父母,但一旦你内急需要马上“一泄为快”时,银行人员的脸立马变了,他们不是客气地为你找寻公厕, 而是唯唯诺诺地向你解释银行不设公厕的理由。总之,不管怎么说,这不是他们的错。 其实,说白了, 银行之所以不设公厕,是因为银行与其他服务机构有所不同, 要求监控不能留死角,为保护市民隐私(实为银行担心有歹人混入公厕图谋不轨),又不能在厕所安装摄像头, 所以银行一般不设公用厕所。
深圳这名男子在银行办业务时出现的情况在现实生活中或许并不太多,但不可否认,国人对上内资银行办业务,偶遇内急想上厕所方便,却屡遭银行刁难甚至因尿裤子而与银行发生争吵、直至老拳相向,讨要说法的纷争近年来日益多了起来。
事实上,不要说在国外,银行免费向客户提供“方便”早已是一项通行的惯例,即便在国内,9家进驻上海的外资银行也都设有卫生间, 且向公众免费开放。既然银行客户上银行办业务,能够并且应该享受到银行提供的“方便”,是惯例,也可视为一种“业内规则”,那么,咱们的内资银行(包括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什么在这个最起码的应该提供便利的事情上至今踟蹰不前,仍然以各种借口对客户的不时之需视而不见,拒绝接轨,直至一再酿成内急客户忍无可忍,被迫与银行保安动粗呢?
我以为,银监会应以深圳这名男子内急事件为契机,责令各家银行尽快废除不设公厕这一不尊重客户、不考虑银行客户便利,且屡遭公众诟病的“业内规矩”了。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511/9254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