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评论 讲“细节”的党员干部才纯粹

讲“细节”的党员干部才纯粹

讲“细节”的党员干部才纯粹

王振江

 

近日,网络上的一段视频让云南一位副局长遭到了“网络轰炸”、“千夫所指”。在为受害的一家三口深表同情的时候,禁不住对这位副局长的“恶劣行径”感到愤怒,并对此嗤之以鼻。在这个事件中,无论这位副局长当时的心态如何,是有意“捣乱”还是有意“泄愤”,都不可取,更不可为,有些理智的人都知道这是在高速公路上啊,一闪念的功夫就有可能车毁人亡,甚至连环追尾,造成更大的交通事故。我想现在这位副局长应该十分后悔、懊恼当时自己的逞“一时之气”,这也许是这位副局长“心血来潮”的“偶尔为之”,也许是平常就这样惯了,看不得让自己不顺眼的人或不顺心的事,更何况是“挡道”的一辆车呢。刘备曾说过:“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一个人思想境界的高低往往透过其生活中的细节就可知道个大概。这件事中的这位副局长也许以往做过一些为民有利的“实事、好事”,不管是“真心”还是“作秀”,显示的是当时其思想觉悟的最高值,但“随手”的一件事,即使是无意为之,暴露出其思想深处的最大劣性,就可怕了,这也是这位副局长为什么会受到“网络攻击”的重要原因,坏就坏在“不能时时刻刻冷静上”,输就输在“不经意”的“细节”上。

“通过小节看思想,通过思想看品德”。历史上的很多名人贤士通过生活中的“小节”来律己,进而干出了一番大事业,留下了美名;也有历史上的一些人文武兼备,多才多艺,但生活中的一些话或一些事反映了其品德不全,正像其他人预测的那样干出了很多坏事,甚至遗臭万年,真是“成也细节,败也细节”啊。当前一些娱乐八卦刊物能通过一些测试题或情景设置就能大致摸清一个人的心理,从而来评价这个人的性格或其他方面,不是没有道理的。“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更是凸显出一个人要想成就理想,干出一番事业,必须从“小事”做起,从“细节”抓起,才能苦修成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早已在生活“细节”上为我们做出了“表率”,毛主席“穿了又穿不舍的丢”的衣裳,周总理“补丁摞补丁”的睡衣,朱总司令挑米用的“扁担”给人们留下的不但是深刻印象,更是光辉形象。近几年来,我国非常重视“思想道德”的宣传和教育。在每年评出的“道德模范”中,不乏很多党员干部,有几十年如一日照顾“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孤寡老人的;有常年奔波在崇山峻岭之中为山区老百姓“送信”的;有带着感激之情只修鞋不收钱的;更有为救人于水火之中不惜牺牲生命的,等等。这些好的典型至今仍被人津津乐道,广为传颂,就是因为这些可爱的人甘愿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从“细节”修炼起,积年累月,在关键时候喷薄出他们思想的最高值,彰显了他们形象的可亲和灿烂。

作为党员干部,“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宗旨,从细节做起,“为民着想”才有灵气;从细节做起,“为民谋利”才有意义;从细节做起,“为民干事”才有动力;从细节做起,“为民造福”才能长远。“以自重铸品德,以自省保小节,以自警慎言行,以自励践宗旨”,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若从内心深处为基层和群众服务的意识不断增强,进而转变成生活中、工作中“为民”的细节,这样的党员干部才更有价值,才更纯粹。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511/9256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