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评论 小游园内为何“叫卖声不绝于耳”
小游园内为何“叫卖声不绝于耳”
□闫宏伟
市区小游园是市民重要的休闲场所,却被不少商贩盯上,除了摆设流动摊点外,更有人摆起了大型游乐设施。由于市区小游园的面积不同,我市没有规定小游园内不得设置经营性游乐设施。(近日《天中晚报》连续报道)
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舍得花钱在城区“黄金”地段让利为民,设绿地、建小游园,目的是造福市民,让人们在闲暇之余有处可玩,就近可歇。在钢筋水泥铸造的城市里,市区小游园无疑已成为市民日常休闲游乐的好去处。
然而,只要留心的市民都会发现,小游园在市民游玩的同时,也成了小商贩的“自留地”。摆摊设点、大型游乐设施挡道、叫卖声不绝于耳……这个现代都市风情的精致“城市亮点”竟然成了商贩们赚钱的“乐园”。
有人说,现代城市的管理,是“三分建设、七分管理”。我认为这一观点对于我市的小游园也一样适用。作为造福市民的城区小游园,在管理上对小商贩撵一时、管一会儿不会对“霸占”小游园现象起多大作用,能否建立相应的长效管理机制,将决定小游园的命运。
有了相应的长效管理机制,小游园的基础设施维护会更及时;有了相应的长效管理机制,小游园才不会被小商贩随意“占领”;有了相应的长效机制,广大市民游乐休闲的权利才会得到更好的保证。因此,笔者认为,市区小游园管理要“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建一套小游园管理机制,就能治好市民和管理者的“心病”。
责任编辑:guanli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511/9264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