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评论 培养独立能力当趁早

培养独立能力当趁早

邹冬梅

近日大学开学之际,各大学针对新生大学生自理能力普遍偏差现象,采取“强制独立报到”措施,着手对大学生进行独立能力的培养,让大学生从家长翅膀下飞出来,为每个学生的人生成长迈好关键一步。但笔者认为,孩子独立能力的培养不能等到上大学时再着手,而是应当从早、从小培养。

近几年来,大学新生入学时,各大学新生入校家长“护驾”忙得不亦乐乎,送行的家长有最多达七八人的。然而,今年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在致新生的信中提议,新生应独自报到,让大学生迈出独立生活的第一步。因此,学校首次在报到处外画出了20多平方米的黄线区域,家长必须在区域外等候。学生们自己走进区域内,拿着所有的材料排队、报到。然而另一则报道却让人唏嘘不已:近日,枝江市仙女镇一男生考上湖北科技学院,该男生妈妈女士担心儿子生活不能自理,竟给儿子备了30双袜子换洗,还约定一个月后到学校为儿子做一次总清洗。一边是学校“硬性”培养大学生独立意识和独立能力,一边是家长不放手的过度“呵护”,家长这种过度“宠惯”会给孩子们的成长带来什么样后果不言而喻,实在让人为之担忧。

纵观我国十几年前的大学生入校情况,与现在大为不同,几乎所有的大学生都是自行入学、自行办理所有入学手续,去上学没有父母相送,报到没有父母代劳,一切都是大学生自行解决。然而,近些年来大学生严重缺乏独立意识和独立能力,高考家长要陪考,入学父母要相送,甚至有些家长还要定期到学校为孩子进行生活“料理”。这些现象无疑说明,现在的孩子独立意识和独立能力严重缺失。其实,18岁成人出外打工的年轻人可以独闯天下,而18岁成人的大学生为什么就不能独自求学呢?这只能说明一方面是家长的过分娇宠,另一方面是城市部分孩子缺乏独立能力的培养和教育。外出打工的年轻人没有让家长送行几千里,考上大学的学生应该有同样的或者更强的能力。

清华大学的警戒线,让人触目惊心,另外给我们敲响的是必须加强培养孩子独立能力的警钟。笔者认为,孩子们的独立能力不是仅仅靠一条警戒线能拉出来的,独立更不能只从大学校开始。给我们家长更多的警醒是: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和独立能力应从小、从早着手,家长在平时的生活中就要放开自己的双手,给孩子一个独立生活的空间,让儿女们通过自己的尝试不断成长,用他们自己的双手实现自己的梦想。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511/9270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