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评论 要培养孩子的吃苦精神

要培养孩子的吃苦精神

李中海

不久前,笔者与朋友的正在上中学的儿子聊天,谈及如何勤奋学习时,向他讲述了笔者中学时代在如何艰苦的条件下怎样刻苦学习的经历,现在的孩子不能理解当时的求学条件,但是,我问他能否把大部分的心思全部扑在学习上、自己能够办到的事情不能让家长代劳、利用假期勤工俭学等,这个孩子不由自主地说,现在他周围的学生都做不到,也吃不了那个苦。

    俄国作家屠格涅夫说过,想成为幸福的人,首先就要学会吃苦。那么我们也可以说,想成为一个坚强的人,首先要学会的也是吃苦。能吃苦的人,一切的不幸都可以忍受,天下没有跳不出的困境。不能吃苦的人,面对困难的第一选择就是逃避和投降,很难想象他会勇敢地去面对坎坷。

    其实,孩子不愿吃苦,拒绝吃苦,并非是孩子的过错,而是父母没有重视从小培养孩子自立能力和吃苦精神的结果。现在,我们不少做父母的把孩子看做是未来的希望,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宁肯自己吃千般苦,也不让孩子受一丁点儿累。于是,孩子从小便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不良习惯,缺少自立性和吃苦精神。

    能吃苦才会成为幸福和坚强的人。挫折教育,就是从小培养孩子的吃苦能力。这方面,日本人非常重视,也非常普及。每到冬天,很多日本父母就让幼儿赤身裸体地在风雪中摸爬滚打。天寒地冻,北风怒吼,不少幼儿嘴唇冻得发紫,浑身发抖,父母们在一旁却置之不理。

    对我们来说,其实也没必要这么折腾,毕竟孩子的承受力有限。让孩子吃苦的挫折教育,只要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就可以。第一,对孩子不要太溺爱,有意地让他吃点苦,受点折腾。第二,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给孩子安排一定的自理任务,孩子能做的,父母绝不要包办代替。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511/9271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