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评论 别让“老了难”成年老之痛

别让“老了难”成年老之痛

邹冬梅

笔者近日从铺天盖地的“老龄化”报道中获悉,我国正在和将要面临着“老龄化”社会的残酷挑战。据悉,2013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2亿,未来2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进入快速增长期。据联合国人口基金驻华代表处代表何安瑞介绍,在中国,老年人口到2050年预计将达到4.3亿,占总人口的30%以上,届时每三个中国人中就将有一个老人。组组数据显示,中国 “银发浪潮”快速袭来是不争的事实。

“老龄化”社会加速到来,养老问题已经成为人们最为关切和关注的“人生大事”,步入和将要步入老年的大部分人也都明白,“老了难”就是显而易见的事情,因此都在设法为自己养老而提早储备“食粮”以解除“晚年何处安放”的困惑。然而,目前仅从物质上进行“食粮”储备还远远不够,因为真正的幸福养老反映在很多层面上,就医、日常照护、文化活动、精神慰藉等层面都是老年幸福与否急需解决的问题,很多人更担心老年时期被贫困、疾病、失能、孤寂所困扰。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如何筑牢养老“大堤”应对“银发浪潮”是政府和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解决“老了难”问题绝不只是某个人的事情,只有集政府、社会及家庭全面之力。从某种意义说,养老是一门科学。政府和社会只有科学规范、精细化管理,子女对父母主动赡养、尽孝,才能把老年人的生活得到“妥善安置”,才真正从根本上解除老年人幸福安度晚年的后顾之忧。

养老金的保障确实能解决老年人生活物质层面所需,目前大部分城市老年人能按时领到足额养老金,物质所需基本得到保障。然而在农村,很多老人虽然有了低保,但几十元的低保养老金只是杯水车薪,特别是那些失能老人还必须靠子女供养。民政部数据表明,目前我国城乡空巢家庭超过50%,部分大中城市达到70%,其中近一成的老人单身。预计到“十二五”期末,65岁以上的空巢老人将超过5100万。事实上,一部分空巢老人平时是得不到应有的生活照料的,生病也无人照顾,情感慰藉更是无从谈起。精神需求不能得到满足,也是目前很多老年人出现心理问题的症结所在,精神赡养问题更成为“老龄化”问题的新挑战。因此,作为子女,要主动赡养自己的老人,即便远离父母、工作再忙,也一定要抽空给父母打个电话,常回家看看,让老人的心灵有所慰藉,不要让“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悲剧一再发生。

面对“银发浪潮”的难题,养老机构的健全在筑牢养老“大堤”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50位老人拥有不到一张床”的养老形势一定要改善,养老护理员短缺且专业化程度低等情况也必须逐步解决。面对这些“老龄化”问题,政府、社会及家庭该何去何从是值得深思的问题。无论如何,面对“银发浪潮”及“老了难”,政府必须要承担责任,加快老年社区服务站的建设,增设各项健身活动场所,开展学习活动,丰富老年人的生活,让老人“老有所乐”;提供心理咨询、社区医疗、保健服务等项目,让老人“老有所医”;组织身体健康的老人参与到监督社区卫生等社会活动中去,让老人“老有所为”,全面为老年人铺就晚年放心路、送上幸福养老定心丸。

关注养老,关注贫困、疾病、失能、孤寂四大养老问题,不能只对养老问题一味地恐惧,而应该科学认识人生的老年期,集政府、社会和家庭之力,多层面构建养老“大堤”应对“银发浪潮”,让老人“愿意活,乐于活”,别让“老了难”成为人们的年老之痛。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511/9284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