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评论 送温暖要送去关心送去爱
送温暖要送去关心送去爱
温培雅
“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岁末年初,我市各县区掀起送温暖热潮,给贫困群众、弱势群体送钱送物,带去党和政府的关心,让寒冬里的他们切实得到一些帮助,确实是一件暖人心、解民忧的好事,广大群众是欢迎的。
扶贫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给困难群众、弱势群体送温暖,是共产党人宗旨观念的真实体现,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本分使然。如何送温暖,既折射出党员干部务实的作风,也关系到人心的向背、社会的稳定。然而现实生活中,有一些送温暖活动在“送给谁”、“送些啥”、“怎样送”出现了偏差,成为“秀温暖”,不仅寒了需要温暖的百姓的心,也损害党和政府的公信力。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送温暖活动是干部体察民情、了解群众疾苦的重要渠道。困难户的情况各不相同,只有先行调查摸底,问“需”于民,量身定做予以个性化帮助,才能把准送温暖活动的脉搏,把温暖实实在在地送到困难群众的心坎上,才能帮助困难群众摆脱贫困状态。下基层送温暖的各级干部,如果都能真正深入群众家里“看粮袋、揭锅盖、摸被褥”,群众就会从这种真心实意的送温暖中感悟出干部的民生情怀,激发创造美好生活的信心和勇气,这才是持久暖人的“大温暖”。
送温暖要注重把握好内涵的创新。送钱、送物固然好,更重要的是提供脱贫解困的机会、方法、路子,送上致富信息、科技知识、就业机会,并提供文化、卫生、法律等方面的服务。送温暖要注重在机制方面的建设,变少数人受益为多数人受益,变一时送温暖为从根本上脱贫解困。要以科学化、制度化、社会化为目标,构建送温暖工程机制,如再就业机制、社会保障机制、志愿者服务机制等。既然是送温暖,那就老老实实地送,真心实意地送,不要图形式、出彩头,真正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群众是不会忘记的。
“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送温暖要少些作秀多些真情,要少些想当然多些实地调查,既送物质也送“精神”,体现一种政策的温度。因此,我们在送温暖活动中,要多深入基层了解形成贫困的原因,拿出对策,切实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保证送去的是关心,是爱心,是实实在在的帮助。
责任编辑:guanli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511/9291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