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评论 闯红灯不能全怪行人

闯红灯不能全怪行人

□启  

 

近来,网络上流行一个词,叫做“中国式过马路”,意思是说,中国人过马路不看红绿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确实,在一些大城市,行人乱闯红灯的现象十分常见,一些闹市区的路口人车混行,拥挤不堪,十分危险。

毫无疑问,“中国式过马路”,是法不责众的心理体现。在现代城市快生活节奏下,一些人缺少安全意识、心态浮躁,在红灯面前等不得。你急、我急、他更急,一旦形成群体效应,原来的“红灯停、绿灯行”等交通观念就被丢在一边,过马路就会扎堆前行、抢灯抢道。

但是,在分析闯红灯的症结时,一味指责公众素质不高、行人无理,并未看到问题的全部。行人闯红灯,还与一些城市交通规划不科学、绿灯时间过短、人车关系处理失衡等密切相关。闯红灯,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种“无奈”之举。

现今,大城市在交通信号灯的设置上有点偏向机动车,这是不争的事实。一个明显的规则是,红灯亮时,允许机动车右转,这必然与行人产生冲突。在一些城市,人行道上绿灯亮时,左转车道的绿灯有时也会同时亮起,行人走到马路中间,又会和左转车辆产生“交集”。

不仅如此,在绿灯时限上,车行绿灯也普遍长于人行绿灯。即便红绿灯能够把行人和车辆分开,但由于人行绿灯时间偏短,随着城市里的马路越修越宽,不少老人、儿童,哪怕紧跑慢跑,用一个绿灯的时长也过不了马路。一旦马路中间没有安全岛,他们就会陷入“不闯红灯就无处可去”的尴尬境地。

所以,“中国式过马路”表象的背后,反映的是行人与机动车路权分配的深层次矛盾问题。根治“中国式过马路”的乱象,在强化教育引导、提高公众素养和规则意识的同时,更应改进城市管理,充分保障行人路权。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511/9291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