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评论 “寻狗赠房”能否找回走失的亲情
“寻狗赠房”能否找回走失的亲情
李丹丹
近日,成都一名60岁的退休老人博主“
“寻狗赠房”走红网络,莫过于报酬丰厚。以一套价值不菲的房子作为酬金寻找一只小狗,这在常人看来不等价的交换多少有些“不正常”,以致于网上有人调侃“不工作了,找狗去。”而老人既然做出“寻狗赠房”的决定,就足以证明小狗对于他的重要。对于很多类似的空巢老人来说,子女常年不在身边,整日只有与猫狗相伴,来排解精神上的孤寂。对于他们而言,动物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旦丢失,不仅少了个伴,最重要的是,失去了精神的陪伴和寄托。“与终身承诺相比,家庭一员何止百万元”,对于他们来说,精神的伙伴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和取代的。这让笔者联想到此前看到的“老人为让儿子春节回家,许诺送一套江景房”的报道,抵百万房产出于早日寻得爱犬的急迫,儿子回家过春节送江景房的许诺出于对亲情的强烈渴望,不同的故事却同样折射出“空巢”老人生活的孤单与无奈。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对于“孝”的意义,很多人仅停留在物质层面,认为让老人吃好、穿好、有钱花就是尽到了孝道,对老人最需要的精神赡养较少关注。对于很多勤俭操劳的老人来说,相比物质的享受,他们更害怕精神生活空虚、情感关怀缺失;面对子女汇来的金钱、带回的各种营养保健品,老人们更希望子女能在繁忙的工作生活中挤出时间,经常带爱人、孩子回家看看。正如“
“寻狗赠房”红了,但很多人关注它是出于一条狗与一套房之间是否“价值对等”的疑问,然而,相比事件本身,老人们对亲情的需求和渴望更应当引起我们的关注和重视。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剧,“空巢老人”也越来越多,这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个人问题,而是一个亟待破解的社会难题。因此,社会保障在致力于满足老人物质需求的同时,也应当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关爱,避免他们的“精神空巢”,从而让老人们共享精神富足的幸福晚年。
责任编辑:guanli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511/93128.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