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评论 移风易俗过清明

移风易俗过清明

盛德劭

又是一年清明到,我市各县区植树种草祭奠、鲜花与网络祭扫以及树葬、花葬、草坪葬等节地、节能生态环保的葬式,让我们感受到一个绿色和谐、生态文明的清明。

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清明节点燃香烛、焚烧祭品、鸣放鞭炮等祭扫方式,不仅与当今社会所提倡的“节俭、低碳、环保”不符,与全力推进的生态文明建设相悖,还会产生大量的垃圾和废气,污染空气和生活环境,容易造成雾霾、火灾、车祸等事故。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将生态文明建设写进了十八大报告。要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就要从每个人做起,从每件事上做起,更要从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移风易俗做起。要让低碳环保、生态文明的祭扫方式从新的“概念”走入实际,让它在生活中找到“落脚点”,需要有关部门和全社会大力宣传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宣传低碳、环保、节俭的文明理念,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有关部门要更好地增强服务工作,为人们在清明节的生态文明祭扫创造便利条件,在引导、服务、便利等方面做好实实在在的工作。过一个生态文明的清明节还要从自我做起,实行植树种绿代替烧香、烧纸、放鞭炮,提倡网上祭奠、鲜花祭奠等。只有这样,生态环保、低碳节能的祭扫才能让清明节更加绿色文明,更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511/9322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