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评论 微信动了谁的“奶酪”?

微信动了谁的“奶酪”?

商德柯

          眼下,围绕收费与否的争论,将微信推上通信业的风口浪尖。

    尽管用户数超过3亿的微信还没有找到成熟的盈利模式,但它直指移动互联的天然使命、牢牢根植智能手机的特性,使其在扩张自身疆域的同时,必然要削减其他互联网和移动互联产品的市场份额。

    那么,微信究竟动了谁的“奶酪”?

    微信最基本的应用可以看作是免费的“手机短信”,因此传统的手机短信是目前受冲击最明显的。微信通过无线网络可以免费发送和接收文字、图片、语音等信息流,即便是在没有无线网络环境下通过手机移动网络连接,其流量所产生的成本远低于发送手机短信。

    虽然传统短信依旧是蛇年春节手机拜年方式的主流,但微信拜年的异军突起让通信运营商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手机短信本是通信运营商稳定而巨大的收入来源,但微信的搅局则正在逼迫运营商越来越“管道化”——建设和运营“网络高速公路”的运营商们无法再依靠传统优势坐着收钱,而可能仅仅成为巨大网络流量通过的廉价管道。

    或许,微信的最大意义在于它可能是占据移动互联网入口的较为成功的先行尝试,使腾讯成为移动互联网“圈地运动”的一个先行者并占据先发优势。

    因此,在争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奶酪”大战中,微信可能是动了所有人的“奶酪”。但如果微信能够逼迫竞争对手们从担忧转向对产品和服务的反思和创新,掀起新一波的移动互联网开发热潮,也是人们所乐见的。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511/9328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