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评论 公考“11个零分”是巧合还是阴谋

公考“11个零分”是巧合还是阴谋

□吕  

 

日前,2013年铜陵市考试录用公务员笔试成绩公布,其中铜陵市公安局“专业警察1”岗位招3人,除了一名考生有笔试成绩之外,另外11名考生笔试成绩均为零分。昨天,记者查询此次笔试成绩公告发现,本次笔试零分者大有人在,铜陵市共有2512人参考,零分者达到了355人,零分考生比例超过了14%。官方称缺考很正常。(今日《天中晚报》)

对公务员考试来说,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早已是司空见惯的事情,而安徽省铜陵市公安局一职务却出现了12人报名、11人缺席的“奇闻”。事情是巧合还是阴谋,需要组织部门认真调查,还原事件的真相,绝不能让“公开选拔”成了“萝卜招聘”的刽子手。

纵观整个事件,即使称不上假得离奇,也算怪得离谱。如今公考热席卷整个华夏大地,百里挑一甚至千里挑一的激烈场景比比皆是,面对“编制”与“官差”的诱惑,不少人是有机会就上,转战各个考场。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考生们“剑拔弩张”,欲一决雌雄,颇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斗志。诚然,每次大大小小的考试总有一些人“打酱油”,临阵脱逃,但这毕竟是少数,11人集体缺席的现象更是不敢想象。

12人报名已经达到开考比例,按照缺席者以“零”分计算的规定,唯一的参考者自然顺理成章地获得了“第一名”。虽然从考试的流程来看事件合法,但11人的缺考动机何在,是否有人钻空子,值得推敲。选人用人不是小事,组织部门的一言一行不仅关系政府的公信力,而且关系民心向背,绝不能敷衍行事,不能简简单单地根据最终的结果,尤其是在事件出现巨大疑问的时候仓促结案了事,遇事应该刨根问底儿,透过现象看本质,而不是“死守”程序、就事论事。

选人用人必须经得起考验。只有调查了解清楚11名考生缺考的原因,才能拨云见日,让事件水落石出。如果考生“报而不考”只是为了给某些人“充数”,那组织部门就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管“合法”,必须揪出幕后的黑手。如果事件纯属巧合,通过调查取证也能消除公众的疑惑,维护组织部门的形象。同时,还能吸取教训,找出考试漏洞,以便让公考制度更加趋于完善合理,确保“11个零分”的奇闻不再发生。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511/9334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