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评论 治理公车要拿出踏石留印的劲头

治理公车要拿出踏石留印的劲头

□康国富

   

514晚,记者根据市民反映的情况,分别对市瑞达小区和通达小区进行调查,发现公车开回家过夜的情况很严重。难怪市民对此意见很大,“公务车开回家过夜,不仅挤占小区有限的车位,还浪费单位的油费,更重要的是影响了政府的形象。”(今日《天中晚报》)

尽管有关部门三令五申,“下班后,公车要停在单位里”,但从目前来看,这个规定显得很苍白。之所以苍白,是因为缺乏监管,以至于引起市民投诉、媒体曝光。

新一届中央政府到任后,推出了“国八条”,随后,各级党委、政府也相应出台了各种规定。驻马店也有“二十条”严律,然而笔者仅仅看到了公款吃喝之风刹住了,而公车私用的问题依然如故。笔者不敢断言公车私用的问题是顽疾,更不敢妄言难治愈,但最起码要让市民看到有关部门在行动。

在新闻中,笔者看到,有市民反映公车占了车位,尽管这是市民利己的观点,但从根本上来说,公车属于公家的财产,无论公车还是所耗油料,都由国家财政埋单,不应该成为私人的代步工具。公车就应该为“公务”服务,不该为“公务员”服务。

而从更深的层次来看,公车“回家”需要多管齐下,既要强化制度约束,更要加强社会监督,做到司机不敢轻易开车回家过夜,不敢私用公车、不能私用公车。

在内部管理上,严格执行公车使用规定,笔者建议给公车装载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严防公车“私奔”。对那些顶风违纪者要进行严厉处罚,直到他们喊疼不敢再犯。在引入外部监督、舆论监督、公众监督和网络监督等方面,将公车配备使用情况纳入政务公开,必要时统一挂“公车牌照”便于社会监督。总之,要管住“私奔”的公车,必须拿出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511/9335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