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评论 莫把放松变放纵

莫把放松变放纵

姚 晶

高考过后,在等待成绩揭晓的日子里,莘莘学子都从紧张的状态走向松弛,通过与亲朋好友聚会、娱乐、运动、旅游等做些调整和放松行为。不少家长在孩子考完后也松了一口气,对孩子的放松或狂欢行为表示理解,认为孩子苦了那么多年,该痛痛快快地玩玩了,想干啥就干啥吧,并在经济上给予支持。殊不知,这样的做法会导致对孩子的管理出现空白,很容易发生危险。

    过度放松容易变成放纵,不但起不到缓解压力的效果,反而会造成身心疲惫。经历高考的学生大都会对高考前的压力产生一种“补偿”心理,有的学生或者不分白天黑夜地蒙头大睡,或者“废寝忘食”地上网,或者频繁聚会、唱歌、看电影,甚至酗酒等,这些从“过紧”到“过松”的突然转变,会对考生的身心造成很大的伤害。家长若不加过问,乐极生悲,酿成祸端,悔之晚矣。

    考生精神放松,但安全的弦不能放松。如果没有大人陪同外出旅游,最好和同学结伴出行。出游途中不要轻易泄露个人信息,谨防被别有用心的不法分子诱骗、抢劫和拐卖。如果和旅行团一起出行的话,一定要有集体观念,随团统一行动,不要逞强好胜。宅在家里的同学也不要整天上网、看不健康的视频图片,或与没见过面的网友见面,甚至谈恋爱等。

    考后放松还要压缩开支。即使有父母的经济支持,消费也要适度理性,不能盲目地胡乱花钱,一味地用于休闲娱乐,而应该量入为出,节省开支,理解父母挣钱的不易。不少孩子理解父母的辛苦与不易,利用假期勤工俭学,为新学期攒下部分学费来减轻家庭负担,或用自己挣的钱为新学期添置必备的学习用品,都是非常可取的。

    总之,放松不是放纵,切莫乐极生悲,作为已经或即将进入成年人的高中毕业生,理应有一份理智和自控,对自己的假期合理安排,才能有所收获。家长更应尽自己的监护责任,切莫纵容孩子的无度疯狂行为。否则,一失足铸就千古恨,到时将追悔莫及。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511/9343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