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评论 难倒众生的“神题”如何考出素质

难倒众生的“神题”如何考出素质

李丹丹

“《水浒传》第九章章名是什么?”今年昆明某中学的一道小升初试题引发网友争议。近年来,诸如“《西游记》里有多少妖怪”、“大象把蚂蚁踩骨折,怎么办?”、“面包和馒头打擂,谁会赢?”等考试“神题”,在让人们产生种种错愕感的同时,也引来争议不断。这些不仅让家长摸不着头脑,也让见多识广的专家、学者“大跌眼镜”的考题甚至被网友戏言“更像是脑筋急转弯”。然而,它们很多却是一些学校素质教育的升学考试题,成为评价学生的依据。对此,人们褒贬不一。赞成者认为,“神题”破除了命题方式的“八股化”,对打破应试教育是一种创造和突破;质疑者认为,“神题”除了越来越“神”之外,完全看不出跟学校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甚至说越“神”越说明“老师越缺乏观察学生的能力”。

考试的基本功能是评价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改变死板的考试内容,以打破常规的新颖形式全面考察考生的知识能力,不仅可以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增加知识的趣味性,而且还有益于学生拓展思维,体现素质教育的内涵。“神题”鼓励应试者从多个角度探究答案,有利于拓宽学生们的思路。因此,我们不能完全否认“神题”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发散思维的潜在积极意义。但是,创新决不是无厘头似的搞怪。作为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素质教育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其教育内容起码不能脱离日常生活,不能违背教育规律,更不能偏离教育的真正目的。大量天马行空的“神题”出现无助于正常的选拔,缺乏逻辑性、科学性的考题和本末倒置的“创新”,只会带来教育导向的偏离,甚至会让学生走向思维的误区。

一直以来,以高考为代表的中国考试制度饱受质疑。近年来,素质教育越来越被人们重视,也逐渐成为一些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学校培养、选拔人才的导向。然而,频频出现的“神题”提醒我们,我们一直提倡并为之努力的素质教育不能走入另一个误区。素质教育究竟是什么、应当怎么践行,是我们首先要明确的根本问题。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511/9346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