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评论 > “污染折寿说”再敲警钟
“污染折寿说”再敲警钟
邹冬梅
据报道,日前中国、美国、以色列研究人员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发表研究报告称,与生活在南方的居民相比,空气污染使中国北方居民的人均预期寿命减少5.5年。连日来,这一研究成果在网络上引起广泛关注,对此众说纷纭。且不论污染是不是折寿与否,笔者以为这份报告的确向人们再次敲响警钟:不能让污染继续下去了。
的确,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让人们享受到了更多的社会福利,但这并不能说明民众的健康状况也因此得到改善。一些地方一味追求经济发展、追求政绩,不讲发展方式、不计长远得失、不理民众呼声,置民众生命健康于不顾,上马一些高污染、高代价的项目,看似发展了地方当前经济,实则是拿当地百姓身体健康甚至生命为代价的。世界卫生组织公布数据显示,室内空气污染会造成约200万人过早死亡,其中多数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因此,治污须及时,治污才救命,只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绿色增长,才能保证民众的生命健康。
无论是媒体还是专业研究人员以及大众百姓,从污染对人的健康造成的损害形势看,及早治理污染才是当前改善人们生活环境、提高生命质量的关键所在。不论专家们如何得出“折寿”结论和结论如何引起一些人的质疑,污染确实是人的生命杀手。“癌症村”的频繁出现、肺癌患病率的急骤增加一再证实了污染是扼杀生命的重型炸弹,及时治污才能拯救那些濒临生命危险边缘的大众。据悉,目前我国有些地方不仅是空气被污染、水被污染,就连土壤也被污染。空气和水若被污染了治理起来还是有指望的,据专家说土壤污染治理起来可就更为棘手。土壤一旦被污染,治理起来难度难以想象,被污染过的土壤要修复到最初完好状态需要千年时间,听来不可思议,但现实就是这样残酷。试想,如果我们的土壤若继续被污染的话,那伤害的不仅是一代人、两代人的身体健康问题,还有我们的子子孙孙。如果目前不及时改善污染状况,后世子孙的生活岂不更令人担忧,也许杞人忧天的事儿真会变成现实,到时出现更加惨痛后果,就为时已晚。
显而易见,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污染越严重,人均预期寿命越低,“污染折寿说”应该是站得住脚的。专家的“污染折寿说”研究在学界仍受争议,但为了民众的生命健康,政府没必要为此争个高低,治理污染才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责任编辑:guanli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511/9352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