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评论 用好网络“双刃剑”

用好网络“双刃剑”

             张琳 李岩岩

 

21世纪是互联网信息普及的时代,随着信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的网民数量呈几何增加,已达5亿多,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9.9%,网络媒体已当仁不让地成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我国已大步跨入突飞猛进的网络时代。网络营销、购物、炒股、信息共享等等正一步步深入人心、成为许多网民生活、学习、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网络这把利器更是借助开放、自由、便捷的交流平台日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表哥”、“房叔”的落马,到一些不雅视频等事件的披露,再到一些官二代、富二代的嚣张跋扈言论举止的曝光,可谓迅猛及时、大快人心。

但同时,我们应清醒的看到,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劳资纠纷、贫富差距等社会矛盾日益突出,而网络作为普通民众反映诉求、表达意愿的重要渠道正日益凸显出来,其中必定会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势必造成网络谣言的肆意泛滥。据社科院报告称“微博”热点三分之一是谣言,已严重扰乱了我们正常的生活秩序。“微博”,作为一种新兴网络媒体,发展可谓一日千里,仅仅经过3年的普及与发展,我国的现有“微博”用户已将突破3亿的关口,其传播范围之广、传播速度之快可想而知。

日前,音乐人吴虹飞因在“微博”中发布了“炸”“居委会”与“建委”几个字,后经查实为谣言,其本人被北京警方行政拘留。俗语有云“祸从口出”,在“7.20首都机场爆炸案”还处于大众热点关注的敏感时期,该歌手发通过“微博”这一网络利器发布这样有关实施爆炸的言论,来宣泄自身的压力、悲愤、不满等情绪,必定会引起大众的恐慌,属于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涉嫌扰乱了公共秩序,受到行政拘留的处罚也算是自食恶果了。

除去虚假信息的泛滥,突破道德底线的低俗炒作、一再破坏人们正常审美观点的恶搞,以及危害公共安全的网络攻击等等负面影响也不断干扰着我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如何用好网络这把双刃剑成为摆在当前的严峻课题?

首先,应逐步建立和健全互联网法律制度,进一步加大法律对网络的规范与制约。党的十八大报告就明确提出要“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推进网络依法规范有序运行”。为此,应逐步完善网络管理法律体系网络,切实依法加大对网络管理可靠性、安全性的管理力度,保障网络正能量的正常传送。81日,我省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河南省公共安全技术防范管理条例》,其中的热点问题是“禁止网上擅传公共场所监控视频,违者最高罚3万”,该条例出发点就是从网络传播上加大对公民个人隐私的保护力度,势必赢得广大网友的一致赞同。

其次,政府应正确引导网络舆论,进一步加大与网民的沟通力度,正确对待、积极解决网民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真正构建和谐的网络氛围。

最后,作为网民的我们应增强责任意识,提高自身的网络素养。网络是虚拟社会,但更是现实社会的一个折射,和现实社会密不可分。作为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公民,应当从自身做起,倡导真善美,自觉抵制假恶丑,让网络文明来传递时代的正能量。

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人人从自身做起,多一些宽容理性,少一点冲动偏激;多一些沟通交流,少一些误会猜忌;必定能积聚网络正能量,共同构建文明、健康、和谐的网络平台!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511/9355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