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评论 安全生产大检查“四忌”

安全生产大检查“四忌”

仇元青

       当前,安全生产大检查正在全国如火如荼的展开,我认为安全检查有“四忌”。

  一忌大检查方案层层抄转、千篇一律。国务院决定6月至9月全国集中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可以说,部署周密,要求严格。强调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可是,到了基层往往是照抄照搬上级方案,应付检查。针对这种情况,各级要组织力量对下级开展大检查情况进行督导,督促基层单位再动员、再细化、再落实。

  二忌隐患排查流于形式。隐患就是事故。对重大隐患政府要挂牌督办。但是,现实工作中往往谁都不愿意上报隐患,一是怕麻烦,一旦确定为重大隐患,被政府挂牌督办,又是报方案,又是来督查,又是搞验收,一处安全隐患平添若干麻烦。二是怕丢丑,认为隐患就是问题,一旦上报了隐患,就是丢了丑。因此,对事故隐患讳疾忌医,遮掩不报。此外,安全检查人员技术水平低或者不认真,查不出隐患。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轰轰烈烈,层层发动,层层检查,层层督查,如果查不出事故隐患,或者不能全面消除隐患,那么,大检查就走了过场,白白浪费了精力和时间。

  三忌政府部门缺位。“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生产必须管安全”,这是安全生产的基本原则。但真正落实起来就会出现一些偏差。有的部门只管生产、经营而不管安全生产;有的部门虽然知道该管安全生产,但不会管,甚至不知道管什么。在这次安全生产大检查中,部门的责任要落实,不仅要靠地方政府,也需要上级部门具体指导、督促,把安全生产纳入业务指导和考核范围。

  四忌企业行动迟缓。政府层层开会、发文、部署,督促检查,到了基层一些企业不急不躁,还是该干什么干什么。有的方案针对性差,有的开展大检查行动慢,有的不重视,查的问题浮浅,被动应付。如果企业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不认真、不彻底,隐患得不到治理,事故一样会发生。大检查活动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政府和监管部门要采取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手段,促使企业真正动起来。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511/9355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