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评论 绿茵还要绿荫 要解毒不要火炉

绿茵还要绿荫 要解毒不要火炉

姚晶

连日来,全国大部分地区出现极端高温天气,不断飙升的高温气候已成热害,导致中暑事件频发,仅上海就有10余人非职业性中暑死亡;曾经的四大火炉城市遭遇激烈“竞争”,用中央气象台预报员宋英杰的话来说,“没有41℃,你都排不进前十位”。“人和烤肉之间,只差一撮孜然;和扇贝之间,只差一头大蒜……”网友的这句调侃虽然很夸张,但形象地表明了今年夏天太阳的火热程度。

有人曾在几日前一个正午时分进行了一次测量,浓密的树荫下和阳光直射的马路上,温度相差接近10℃。城市高温原因众多,我们无力一一探究,但是受困于高温中的人们,能够在此实例中切身感受到树荫的重要。此时,特别期待城市能够有更多的大树,帮人们抵抗“高温”。

伴随着城市化推进,这些年马路越来越宽,楼宇越建越高,街头绿地多了,街心公园多了,路边的鲜花多了。但行道树的减少,也是不争的事实。城市绿化主要以增加城市美观为目的,有绿茵而无绿荫,大大削弱了城市对于高温的抵御能力。急功近利的城市绿化不仅种植大量华而不实的树种,而且大都喜欢草坪,放弃大树,甚至把很多高大的树木砍掉腾出地面来种草,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城市的高温,草坪的生态效益和大树相比,也差了很多。据了解,城市的公共用地种植绿草如果换成树木,整座城市吸附二氧化碳的能力还将大大提升。

小时候没有空调的夏夜,一个院里的居民三三两两端杯凉茶、手拿蒲扇或坐在木椅上、或躺在竹床上,聚集在树荫下纳凉避暑,闲聊私语,很是惬意……想起这些,笔者就怀念那些居民院里枝繁叶茂的大树和那些遮风挡雨、遮阳蔽日的城市行道树。

从前的林荫绿道已成回忆,在“热岛效应”成为城市通病的今天,无论是市中心还是郊区新城,树荫都少得可怜,市民一出家门就是热力四射、毫无遮拦的“阳光大道”。这样的环境遇到高温天气,让人怎能忍受。笔者在此呼吁,还我大树、还我清凉,还我氧吧、还我健康。为让一些光秃秃的路段有绿荫、有清凉,明年春天一定记着城市也要多种树。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511/9361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