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评论 不妨学学“事后诸葛亮”

不妨学学“事后诸葛亮”

 

金新才

近日重读《三国演义》,笔者把读书的重点放在诸葛亮身上,对事前、事中、事后诸葛亮的军政才绩和所作所为进行系统的对比及联想之后,感到诸葛亮不但是智慧的化身,更是一个知错必改的军事家、政治家的典范。之所以有这种感觉,是因为笔者既研究了事前和事中的诸葛亮,而且对事后诸葛亮也进行了反思。

关羽勇力过人,但有一个很要命的毛病,就是骄傲自大。当他听到马超武艺高强、勇战张飞的消息时,竟然要私自离任与之比试高低。诸葛亮知道后,修书一封说:“孟起(马超)虽雄烈过人,亦乃黥布、彭越之徒耳;当与翼德(张飞)并驱争先,犹未及美髯公之绝伦超群也。”关羽接书后,将书遍示宾客以为荣耀。诸葛亮这封书信大大助长了关羽的自满情绪,使他更加骄纵,以致后来竟违背了诸葛亮“北拒曹操、东联孙吴”的战略方针,落得个地失荆襄、败走麦城的悲惨下场。诸葛亮派关羽独守荆州,本身就犯了一个用人不当的错误,但关羽事件后又没有很好吸取教训,在街亭之役中,又错用马谡为大将,使蜀军败在司马懿手下。这一次,诸葛亮深深自责,从中深刻地吸取了教训,并作出了四项决定:第一,斩马谡,申明军纪;第二,当众检讨;第三,自贬三等;第四,号召部属“自今以后,诸人远虑于国者,但勤攻吾之劂、责吾之短”。这四条措施,挽回了他用人失察的影响,重振了蜀军。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如果我们能够多些诸葛亮知错必改、自贬三等的勇气,就会事半功倍。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故事之所以能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空城计”等一起脍炙人口,流传千古,也可以说是人们对“事后诸葛亮”的肯定和赞扬吧。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511/9376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