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评论 名气不是违法“盾牌”

名气不是违法“盾牌”

姚晶

       近日,奥运冠军孙杨无证驾驶遭追尾一事在网上传开,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据了解,该事故发生于113下午,孙杨在杭州驾驶一辆保时捷卡宴轿车与公交车相撞,造成一起交通追尾事故。该事故中,公交车司机虽负全责,但根据相关规定,孙杨因无证驾驶,被处以行政拘留。4日凌晨,孙杨通过微博发布了一封道歉信,称自己由于平时忙于训练和比赛,对法律知识了解淡薄,导致今天的错误,并希望得到公众的谅解。但据网友透露,孙杨无证驾驶并不是第一次。今年9月,就有记者拍到,孙杨在杭州机场进入一辆白色豪车驾驶室,不久后驾车离开。

    原本一起普通的交通追尾事故,只因事件主角是奥运冠军孙杨而被各方关注。虽然事后孙杨及时发布了道歉信,态度值得肯定,但是其诚意却令人怀疑。且不说孙杨是一个公众人物,法律意识是人人都必须具备的。而孙杨的“训练繁忙”这个借口实际上并不能为他开脱,因为在这起事故发生之前,孙杨便在公共场合多次说到自己会开车但无证。由此不难发现,孙杨此次事故是“明知故犯”,那么,“训练繁忙”的借口这样看来不免有敷衍大众之嫌。既然如此,作为一个公众人物的孙杨会一而再再而三地无证驾驶,不免让人有些失望。

    名人身为公众人物,享受着大众的万千宠爱,就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谨言慎行。然而,名人违法事件层出不穷,名人的法律意识淡薄屡受诟病, “高晓松醉驾事件”、“王志文酒驾事件”等,这些行为不仅是在挥霍着大众的宠爱,更是在践踏生命的尊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谁都没有特权逾越法律鸿沟。名人的光环与名气不是违法“盾牌”,名人不可能因为知名度高或人气旺而逃脱法律的制裁。虽然名人没有成为道德模范的义务,但是光环之下,享受盛誉、赞扬、追捧的同时,隐私也不可避免地被更多关注。所以,名人与其埋怨舆论压力过大,不如做到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如果抱着侥幸心理,抓着法律的准绳荡秋千,迟早会重重地摔下来。

    正是因为公众人物的特殊身份使名人成为人们聚焦的焦点,他们必须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当然,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会犯错,公众人物也不例外,并且他们比我们承担了更多的压力。所以,我们在要求公众人物检讨警醒的同时,也应该适当地给予他们多一点的宽容和机会,这样我们才能共同树立起公众标杆,传递社会正能量。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511/9377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