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评论 扶与不扶都要本着善
扶与不扶都要本着善
邹冬梅
四川达州讹人老太事件发生后,社会上议论纷纷。调查结果称,蒋老太及其儿子龚某行为属于敲诈勒索,达州市公安局达川区分局作出了处罚决定。给讹人者以惩罚是对好心的一种心灵安慰。由此,笔者不由得想起南京“彭宇案”、天津“许云鹤案”等事件,让人对老人摔倒该不该扶变得不知所措。不扶有失道德,扶可能被讹,但笔者以为无论什么情况下,遇到老人摔倒一定要施救,这是毋庸置疑的事情。
人,应该是生而向善的。帮助别人和希望得到别人的帮助本应该是人与人之间情感联络的常态。然而当下社会中出现的道德缺失的被救者讹诈和诬赖行为,让做善事者困惑起来,心寒之余遇到摔倒者就会顾虑重重。某网站曾就“老人跌倒在地,扶还是不扶”发起过投票,在参与的近13万名网友中,62.54%的人选择了“绝对不会,怕惹麻烦”,33.45%的人认为“应先理性判断,再做决定”,仅有4.01%的人觉得应该扶老人,认为“这是起码的公德”。这样的结果令人意外,但这也确实反映了大众当下的道德取向。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孤独、缺少联系导致人与人之间相互的信任缺失和温暖流失,遇到别人有难时不像以前那样积极主动地去帮助,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被腐蚀,高尚被亵渎,老人摔倒扶与不扶不仅考验助人者的良知,也同样考验被助者的良知。
诚然,老人摔倒扶与不扶存在一些技术层面上的问题,但能想方设法对摔倒老人及时实施救助不应该是问题。遇到老人摔倒不能直接扶起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选择正确的方法施救,比如拨打急救电话等,只要人们在实施救助时措施得力、方法正确,即便可能引起误会也会坦荡面对,遇到老人倒地,扶与不扶不必纠结,尊重内心、尊重仁义、恪守道德的向善之举一定会得到大众的尊敬和赞扬。政府和社会要形成严厉的惩恶扬善的管理制度,对于那些有诬陷、讹诈行为的被救者一定要严惩重罚,决不能让诬赖者嚣张横行;对有善举者给予宣传和褒奖,让做好事者心灵得以抚慰,这样,整个社会才能让当好人、做好事变成一种常态,人与人之间才多一份信任,社会才能因此而更美好。
笔者以为,无论如何,遇到老人摔倒时,只要本着善良及时救助,面对正义不沉默,大家都向着正直、向着高尚、向着美好,回归善良朴实,社会就一定会更温暖。
责任编辑:guanli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511/93797.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