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评论 打通讨薪的“蜀道”

打通讨薪的“蜀道”

 

□林上军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讨薪难,难于走蜀道。又至年末,民工讨薪问题再度成为媒体的热词、城市的焦虑。

如果说,陕西农民工张正友在山东莱芜讨薪不成反被拘留一事,是由于无良官员欺负弱势群体,让权力成为欠薪者的帮凶,那么事实上,在现实中我们也确实看到,不少民工在讨薪过程中采取了过激、非法等手段,有的民工还被所谓民间讨债团利用,采取跟踪、守候、拉横幅、打架等方式强行讨债、索赔。于是,一幕幕闹剧、悲剧出现,讨薪者犯上故意伤害罪、聚众斗殴罪,讨薪不成反受囹圄。

说到底,打工者索取自己辛苦的劳动所得,此乃合理诉求,天经地义,罪魁祸首当指欠薪者。许多时候,我们不能一味怪罪那些言行偏激的讨薪者。

讨薪者与欠薪者之间的矛盾关系,火药味已经如此浓,相关部门在监管企业时,应当未雨绸缪,为确保企业按时支付员工薪水,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制约措施;作为民工输出地,也要在帮助民工合法及时拿到薪水方面做好引导工作;司法部门、法律行业的人士,有义务主动为讨薪的农民工伸张正义,积极通过合法渠道帮助他们讨回公道,根据法律法规,对恶意欠薪者,给予严厉的惩处。

农民工欠薪问题并非今日才有,但是,为何许多地方的欠薪现象反复出现?这除了某些地方经济不景气、有些行业确实效益不佳之外,也反映出有的地方政府部门不作为,解决社会问题的力度不够。

农民工群体文化程度相对较低,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比较淡薄,出现过激讨薪行为可以理解;他们从事工种所涉单位,有些内部管理并不规范,再加上外来民工相对势单力薄,有的老板有欺负外地人之嫌,出现欠薪问题在所难免。但是,农民工作为城市苦脏累活的主要承担者,已成为城市建设的一支重要生力军,在不少地方频喊用工荒的大背景下,为他们搭建更多合法快捷的讨薪通道,让他们感受到劳有所得的温馨,何尝不是一种城市竞争力的建设。

正义的行为当用正当的方法,呼吁社会各方共同为民工搭建更多合法顺畅的薪资支付通道。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511/9388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