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评论 实践活动重在实践

实践活动重在实践

邹冬梅

习近平317日重访兰考时来到县为民服务大厅,看到了墙上的“还没上班,谁叫你来这么早”、“不知道,你问我,我问谁”等服务“忌语”时,肯定了这些做法很有针对性,这也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的真实目的。笔者以为,这样的为民服务“忌语”不仅仅体现了服务窗口人员工作作风的转变,更体现了党员干部为民服务、转变作风的真诚态度。

连日来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让党员干部的灵魂再一次得到净化和洗礼。特别是学习焦裕禄、毕世祥等模范人物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典型事迹后,大家内心由衷感到自己的理想信念一度缺失,工作作风上表现出涣散、慵懒等状态,为民服务行动不力,实践活动似乎也是浅尝辄止。一些单位和个人在实践教育活动中流于学学文章、写写体会、查查问题等形式,殊不知,教育实践活动的真正目的重在实践与行动。

为民服务中心的服务“忌语”不只是贴在墙上,更要牢记在心上,体现到工作作风上,真正从内心愿意为民服务,把为民服务看成自己必须应尽的职责,而绝不是仅表现为唱唱高调、摆摆样子。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对人民群众没有感情就会说“忌语”,把老百姓看成父母、兄弟姐妹,就不会说“忌语”。从某种意义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也是一次与群众建立真正感情的活动,为民服务,一心为群众着想,主动走到人民群众中间,跟群众面对面交流,和基层干部群众诚恳谈心,了解人民群众的真实感受和实际需求,才是实践活动宗旨所在。

焦裕禄和群众一道封沙、治水、改地,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对人民群众怀着血浓于水的感情,一心为群众着想,把群众的饥苦、群众的困难时刻挂在他心上并为之付出生命;因公殉职、“实践党的群众路线优秀党员领导干部”毕世祥,30年来,足迹遍布甘孜的山水,年均深入农牧区基层的时间在5个月以上,行程8万公里,救济困难群众上百人次,为困难群众解决实际困难230件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会一直持续不断开展下去,党员领导干部在活动中一定不能只局限于学习、查摆,更关键的是行动与实践,真正走到群众中去。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511/9399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