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评论 如何管住“武疯子”

如何管住“武疯子”

记者 梁灵芝

精神病患袭人问题,看似公共安全问题,根源上是一个公共卫生问题,应当在201351施行的《精神卫生法》框架下,多方参与,综合治理。

近日,全国各地连续报道多起精神病患暴力袭击他人的事件。一时间,精神病患引起的公共安全问题,成为公众担忧的事情。

纵观媒体建言、网友建议,大致思路不外乎两种:一是质疑《刑法》关于精神病患的限制和无刑事责任能力规定的合理性,要给精神病患去掉“豁免牌”;二是提出加强政府对精神病患的治疗和管理责任,要政府部门或其他公立机构“有作为”。其实冷静一点分析就知道,第一种办法不仅“无理”而且“没用”,第二种意见也没有多少实施的可能。面对精神病患的公共安全问题,政府固然有很多工作需要加强。但是,政府再努力,再尽职,哪里能管得住无以计数、难以甄别又无处不在的精神病者、抑郁病者?

据中国精神科医师分会的数字,我国重性精神病患者约1600万人,抑郁症患者已达3000万人,17岁以下儿童、青少年中有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约3000万人。城市乡村、各类生活场域、各个年龄段、各种精神病症,形形色色,无法统计,绝不是个人健康问题,而是一个全社会的公共卫生问题。为此,《人民日报》曾刊文指出,“要防止精神病患危害安全,应跳出‘加强管理’的窠臼,给予更多社会支持”。

驻马店市第二人民医院精神科副主医师、精神一科主任孙梅玲认为,解决这个问题,还是要还原问题的本质。首先,对伴有伤害行为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实施强制医疗,病情已稳定或痊愈出院的患者,街道、社区、居委会要进行有效监管,社区医生(精神卫生工作者)定期进行康复指导。其次,法定监护人要切实履行义务,不得随意放任其流落社会,发生危害结果的,要追究监护人的责任。第三,精神障碍,尤其是严重精神障碍大多属于慢性迁延性疾病,部分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差,常常导致疾病复发加重并最终成为残疾。由于精神障碍慢性、长期、致残等特性,常常导致患者家庭破裂,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因贫放弃治疗,导致精神病患者引起公共安全问题,建议政府加大对精神卫生事业的投入。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511/94037.shtml